2011年3月2日

說話的藝術.......

在生活中 我們每天都要與他人溝通
而我們說出來的話 如何讓對方清楚聽懂意思 才能達到溝通目的...
說話的語氣是重要的 態度也是關鍵... "人" 常常會因為某些人講話的語氣
讓你感到不舒服 甚至都不想聽到他的聲音 而造成誤解 一語不和的吵起來...

職場上大部分主管或是老闆的工作都很忙碌.........
作為部屬 最好花一點時間作功課或觀察
了解其主管的個性與處事方法 才能讓自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
作報告時 也要因應不同主管個性類型作不同的調整: e.g.:
  1. 聽結論型:他喜歡先聽結論 若有問題再聽細節報告
  2. 聽過程型:他喜歡先聽你的報告內容 再聽你的結論
  3. 共同參與型:他喜歡聽每一個工作細節 再跟你參與討論執行方法與結果
  4. 決策型: 簡述報告重點 但要提出建議方案的優先順序 由他作最後決策
  5. 什麼都不管型: 這類的主管 聽完報告後不會給任何建議或結論..... 
哈!  當然還有很多...每個人都有其個性
其實 我還蠻喜歡決策型的老闆..
還有就是授權型的上司....這樣類型的主管 跟他們共事很有效率與進展
不過壓力會比較大.

過去也發現 許多主管做久了又怕被部屬幹掉 常常碎碎唸及拿部屬的工作來做
還有在開會時 說話內容冗長沒有重點 常常花三四個小時開會
到最後還是沒有結論... 原因是: 老闆要教訓人的話也蠻多的
剩下的時間當然也就不夠了...

部屬向上司報告時 往往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因此一定要花時間做足功課
若是沒準備好的話 保證你講不到30秒 就會被轟出來 或是被海K一頓

因此要學習訓練自己... 報告之前
一定要先組織報告內容或議題
亦可打好文稿 作反覆練習 自己說話的語氣與態度
目標 以三分鐘說完 全部的重點
最後的報告結論一定要達到你所闡述的議題與其目的才是最重要...

其實主管或老闆不是萬能的..只不過他擁有的是決策權力..
然而這個權力 足以讓他左右工作前途的發展....
主管或是老闆 應該是要善用這權力 將工作分級授權給部屬發揮
訓練及培養其接棒的能力....

沒有留言:

旅遊突發狀況劇

因為工作上的關係,有機會到從沒想去的地方「中南美洲 - Chile 」,心中充滿著感謝! 旅遊如同人生的旅程,旅途不一定會順遂, 也許會遇到無法預測的變數,但最重要的是遇到狀況問題時, 面對緊急事件的措施及正向心態很重要, 才不會被突發狀況影響 整 個旅遊行程。然而每個轉機...